省人大代表李朝暉呼吁:
拯救瀕危中華虎鳳蝶長江江豚
南報網訊 前不久,長江白鱘滅絕的新聞引起廣泛關注,公眾痛惜不已。今年省兩會上,省人大代表、南京曉莊學院應用生態研究所所長李朝暉呼吁,加強對江蘇明星物種——中華虎鳳蝶與長江江豚的生態保護。
李朝暉說,中華虎鳳蝶與長江江豚都屬于瀕危物種,但目前對它們的保護都存在一定問題。中華虎鳳蝶寄主植物單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 其寄主植物分布地越來越小。由于杜衡具有藥用價值,加之部分愛好者為飼養虎鳳蝶而到野外采挖,數量日漸減少。此外,因為中華虎鳳蝶形態鮮麗且十分珍貴,部分標本收藏者將其制為標本甚至以其進行金錢交易和標本交換。江豚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內一直存在大量市民釣魚現象,對長江江豚生存和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存在不利影響。因缺少相關法律依據,執法管理存在困難。
對中華虎鳳蝶生態保護,李朝暉建議,一是加強棲息地的保護,建立自然保護區,保持適度非破壞性干擾。二是對寄主植物杜衡的保護,保護其周邊環境植被,保證其生長環境的正常需求,同時大面積人工擴大寄主植物種植面積。三是嚴禁野外捕采。四是種群保育與復繁,通過人工繁殖,補充野生種群。對一定區域內的隔離種群間實施人為個體交換,以增加種群的遺傳變異和平衡遺傳漂變的影響。
對江豚生態保護,李朝暉認為,首先要完善相關立法。明確禁止在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釣魚行為。參照其他國家和地區有關法規,制定針對釣魚的管理規定,對禁釣范圍、禁止使用的釣魚方式、禁釣魚類的種類和尺寸等進行規范,由漁業主管部門進行管理。參照對于非法捕撈的有關規定,由漁政、公安、海事、城管、工商等部門對違反法律規定的釣魚、交易行為嚴格執法。此外,還要推動社會宣傳,進一步貫徹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
南報融媒體記者 許琴
媒體鏈接:http://www.njdaily.cn/2020/0119/1824322.shtml